限電了,臺灣該怎麼辦?

專題報導 - 2017-05-18

政府在一月份通過《電業法》後,正逐步落實非核家園的承諾,預計到了2025年,臺灣三座核能發電廠就會逐漸退役,同時由天然氣與再生能源補足其發電的缺口。

綠色和平再生能源專案主任 蔡絲婷
同時刊登於關鍵評論網

政府在一月份通過《電業法》後,正逐步落實非核家園的承諾,預計到了 2025 年,臺灣三座核能發電廠就會逐漸退役,同時由天然氣與再生能源補足其發電的缺口。然而,落實非核家園的方向固然正確,但過程難免顛簸。其中,最廣泛引起社會大眾討論的,就是限電議題。

2016 年是不平靜的一年,異常的氣候變化,使得全球高溫屢屢突破歷史紀錄。根據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的數據顯示,2016 年是地球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年,連續第三年打破最高氣溫記錄。當然,臺灣也不例外,去年的六月,臺北站測出 38.7 度,是有觀測紀錄以來的六月最高溫。

在核電逐年退場與高溫屢破歷史紀錄的同時,臺灣的電力供應也逐漸產生缺口。根據臺電的資料顯示,過去 4 年,備轉容量率低於 6% 的「供電警戒」天數,由 2013 年 1 天,成長到 2016 年的 80 天,可見供電的情況正逐漸吃緊。還記得去年的 5 月 31 日,臺灣的備轉容量率僅剩 1.64%,創下 10 年新低。僅差一點點,臺灣就可能會有限電的情況發生。

走在氣候變遷與非核家園的路上,我們該何去何從?

資料來源:臺灣電力公司

「節電」是能源轉型的關鍵

對於臺灣而言,影響能源轉型的關鍵之一,在於能否透過節電因應可能的限電危機。遺憾的是,2016 年的用電總量卻創了歷史新高,達到 2,552 億度,相較於 2015 年,增加了 2.16 %。其中,成長最多的部門分別是:住宅部門(5.46%)、服務業部門(1.72%),以及工業部門(1.65%)。倘若臺灣無法有效落實節電,那麼,蓋再多的電廠,總有一天也會不夠用。面對逐漸嚴重的氣候變遷,更需要破釜沉舟的決心。可以說,節電政策的成敗,將會是能源轉型過程中,相當重要的一步。

工業節電勢在必行

根據能源局的統計資料,臺灣工業部門的用電占全國總電能的 53.8%。要從根本達到整體用電的下降,工業將會是首要努力的目標。對此,經濟部在 2014 年訂出工業節電計畫,要求用電大戶從 2015 年到 2019 年,每年的節電率都要達到 1%。然而,真相總是傷人,比較 2015 到 2016 年的工業用電,仍成長了 1.65%。不但沒有成功節電,用電反而還增加。

持平而言,工業節電所需要投入的資金相對龐大,因此更需要政策進行引導。例如,根據能源局的統計資料,馬達用電大約占工業總用電量的 70%,如果能透過政策獎勵,有計畫地淘汰效率低落的馬達設施,以舊換新,同時設置能源監控系統,定能達成每年節電 1% 的目標。

除了獎勵措施,也需要有相對應的處罰條款。諸如要求未達每年節電 1% 的用電大戶需繳交節電基金,或加倍收取額外的用電費用等。只有同時透過獎勵與懲罰機制,去創造企業節電的動機,才可能在工業節電的目標上有顯著的效果。

縣市節電成效慘不忍睹

根據臺電的統計資料,2015 年 4 月至 2016 年 4 月期間,全臺只有五個縣市政府成功節電,前三名分別是連江縣(2.55%)、基隆市(1.5%)與新北市(0.75%)。然而,若再比較 2016 年 4 月至今的節電成效,卻沒有任何一個縣市成功節電。 2015 到 16 年的節電冠軍連江縣,甚至還成長了 4.92%。


資料來源:臺灣電力公司

從數據可以明顯看出,落實節電還有長足的進步空間。參考南韓首爾市「少一座核電廠」的經驗,在 2012-2014 年政策推行 3 年期間,南韓全國用電量上升 5%,首爾用電量卻不升反跌 4%。首爾市用行動證明,透過各種創意的節電措施,節電的效果將可以非常顯著。

政府長期以來所推動的節能行動,多辦只停留在政策宣導的階段,實際執行的成效的效果卻不理想,常成為一次性的節電,而不是長期的改變。因此,面對縣市政府的節電成效,除了舉辦節電競賽與補助之外,也要有更具創意與貼近民眾日常生活的節電措施,如此才能有效改變民眾的思維與行為。


首爾市公車亭鋪設太陽能板

住商應該抑制尖峰用電

在氣候變遷的影響下,臺灣夏天將會越來越熱,也會越來越長,預期民眾也會更加依賴冷氣。根據能源局 2016 年的統計資料,住宅部門與服務業部門的用電成長率分別佔據前兩名。此外,根據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的研究也指出,相較於離峰,尖峰時期「多出來的用電」,有 65% 的用電量是來自於住商部門。因此,若要有效抑制尖峰用電,住商部門的用電管理也是必須要面對的課題。

不難想像,空調設備是用電的主要來源,對此,如何透過政策的導引,汰換效能低落的空調,會是值得加強的方向。然而,過去政府在補助節能家電時,出發點是促進消費,提升經濟發展,因此並未要求以舊換新。側重經濟而非節能的政策,造成許多民眾領了補助去購買節能家電後,並不會丟棄原有「還可以使用的家電」。例如,原本只有一臺冰箱,但捨不得丟,變成了兩臺,整體的用電量反而增加。這就是錯誤的政策所造成的負面影響。

此外,能源局於 2016 年曾要求醫院、百貨公司、商辦大樓等用電大戶必須節電 1%,但實際上,服務業部門的用電仍成長 1.72%,顯見政策方向與落實之間,仍然有相當大的鴻溝。未來,除了要更積極地稽查商辦大樓是否合乎節能規範,更要同時訂出獎勵與罰則,藉以創造服務業部門的節電動機。

透過電費單導引節電

除了大方向的政策,其實從最小的地方,也可以導引民眾進行節電。以每兩個月會收到的電費單為例,如果問民眾,你看得懂電費單嗎?你知道你用的電越多,每度電的價格也會越高嗎?相信許多民眾的答案都是否定的。這就是問題!能源議題跟一般民眾有距離,就連最貼近民眾的電費單,也設計的讓人摸不著頭緒,只知道要繳多少錢,以及什麼時候要去繳錢。

其實,政府可以更有效運用電費單,透過重新設計,讓民眾了解節電之後將可以省下多少錢;同時,也可以透過圖示,視覺化節電將會減低多少的排碳量。同時,也可以利用寄送電費帳單的機會,提供一些節電的小技巧供民眾參考。很多民眾其實不知道,光是定期清洗冷氣的濾網,或是透過定時器,調整電熱水器的加熱時間,就可以有效節省每個月的用電量。


綠色和平重新設計電費單

全民節電運動 目標用電零成長

政府在規劃電力需求時,仍以用電逐年成長的思維進行規劃,按照臺電的長期電力開發計畫,臺灣在 2025 年,會增加 3.7GW 的裝置容量,等於是臺中火力發電廠再增加一半的發電量;同時,若再計算 27GW 即將新增的再生能源,預計到了 2025 年,臺灣將會增加非常多的電力使用。然而,面對限電危機,政府似乎只想到增加供給,甚少思考要如何減少需求。面對無止盡的索求,對於臺灣有限的土地而言,將會是無法承受之重。

持平而論,臺灣人的用電習慣仍有許多改進的空間。根據統計,2016 年臺灣的人均用電約為 10875 度,對比亞洲的鄰近國家,用電第一,超越韓國、新加坡與日本。這實在是一個非常不光彩的數字。面對日漸惡化的氣候變遷,臺灣應該一方面確保用電零成長,一方面以乾淨的再生能源,取代骯髒的化石燃料,進而降低溫室氣體排放,與改善空氣污染。

假設政府能夠全面盤點臺灣的用電需求,同時計算出在用電零成長的前提下,是否仍需要持續建置如此多的發電廠。如此,才可以在確保用電無虞的同時,環境也不會被犧牲。否則,放任用電無止盡成長,電不夠,就繼續蓋電廠,這樣,再多的電廠也不夠用。

現在正值能源轉型的關鍵時期,更需要政府以宏觀的視解來擘劃未來 20 年,甚至是 50 年的能源與國土規劃。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改變需要謹慎的規劃,與兼納社會各界的參與,只要全民有一致的決心,我們一定可以安然度過能源轉型期間的陣痛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