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轉熱屋頂!! 都會區屋頂綠化精簡版

08/01/2016 公共電視新聞

屋頂是城市的另一張臉。從空中俯瞰,台灣都會區的屋頂幾乎都被鐵皮覆蓋。從紅外線熱影像儀可以發現,夏季屋頂溫度都高達五六十度以上。為了替建築降溫,包括西雅圖、芝加哥、東京等都市,十多年前就開始積極推動綠屋頂,在屋頂上種植草皮或花園、菜園等等。

在夏季,綠化後的屋頂溫度,比起水泥或鐵皮屋頂,溫度下降達二十度以上,頂層室內溫度可以降低三到五度,周邊溫度也會跟著下降。近幾年台灣許多學校陸續建置綠屋頂,作為校園節能減碳策略。高雄前金國中的屋頂農園,結合太陽光電、魚菜共生等設施,原本閒置的屋頂,現在成了有多重功能的空中教室。

目前中央政府對屋頂綠化或隔熱,並沒有強制規範。在地方政府方面,新北市跟高雄市是最早開始推動綠屋頂的縣市。2011年,新北市規定新建案超過五千平方公尺,就必須做屋頂綠化或設置太陽光電。高雄市政府2011年也通過綠建築自治條例,規定五十公尺以上的新建築綠屋頂,面積必須達到二分之一以上,同時為了鼓勵舊有建築改成綠屋頂,提供最高八十萬元的補助經費。

除了綠屋頂,立體綠化也有節能效應。台灣建築法規規定,陽台僅能兩米深,但高雄市政府突破中央法規限制,新建案可以設計三米深的景觀陽台,不計入地坪與容積。景觀陽台每層都必須種植樹木花草,希望將建築物營造成一座垂直森林。建商設計公共的滴灌系統,以公共用水統一澆灌,減輕住戶維管的壓力。

相較於新北市與高雄市,台北市則是在今年五月通過新建築綠化實施規則,從六月起,新建築屋頂必須有二分之一以上的面積進行綠化,才能取得執照。

一棟建築物的生命長達四五十年以上,如果政府不去管控,並減輕建築物對環境的影響,對於能源消耗、都市環境的惡化,將產生長久效應。不管是綠屋頂或立體綠化,甚至是對建築物做耗能評估,都是改變城市的第一步。

聯合國的研究報告指出,當城市中綠屋頂普及率達到七成,熱島效應將完全解除。在極端氣候下,城市將面臨一波波熱浪襲擊、暴雨考驗,從屋頂開始改造耗能又不健康的建築,不僅為了悠閒、美觀,更是城市求生必要策略,地方政府已經著手進行,下一步就看中央政府能否提出更積極的策略,讓城市從熱島中解脫。

採訪/撰稿 張岱屏
攝影/剪輯 陳忠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