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電技術突破》下世代太陽能電池效率提高3成!中研院推動淨零5支箭有這些

撰文: 中研院新聞稿 圖檔來源:中研院 日期:2025-02-03
中央研究院攜手國內頂尖學者組成下世代太陽能電池研發團隊,整合來自中研院、成功大學、清華大學、明志科技大學等高效太陽能光電技術的研究專長。中研院院長廖俊智表示,研究團隊以2年的時間成功開發出光-電轉換效率超過31%的下世代(疊層式鈣鈦礦/矽基)太陽能電池元件,這較目前市售最新太陽能電池產品高出3成以上;如果與早期佈建的太陽能發電裝置相比,效率提高接近5成。
此成果不僅證實我國太陽能電池技術可與國際並駕齊驅,更有助未來升級太陽能發電裝置,在不增加土地使用面積的條件下提高太陽光發電量,更接近淨零排放的目標。
太陽能電池面臨的挑戰與突破
下世代太陽能電池突破傳統太陽能電池效率極限

傳統矽基與疊層式太陽能電池產電方式示意圖。圖片來源:中研院
關鍵中心郭宗枋研究員表示,「目前的成品雖然尚屬小面積元件,但是,現階段成果已證明我國在疊層式太陽能電池技術具有自主研發製造的能力,且我們所研發製程具實際商轉的高度潛力。」
未來研究團隊將進一步優化製程、放大元件面積、提高疊層式元件之穩定性,開發更符合量產規模的製造方法;並持續與國內學研單位及廠商緊密合作,共同推動下世代高效太陽能發電的建置。
未來研究團隊將進一步優化製程、放大元件面積、提高疊層式元件之穩定性,開發更符合量產規模的製造方法;並持續與國內學研單位及廠商緊密合作,共同推動下世代高效太陽能發電的建置。
中研院持續推動淨零5支箭
中研院近年積極投入創新淨零科技研發,所推動的「淨零5支箭」,包括去碳燃氫、深層地熱、海洋能、下世代太陽光電及生質碳匯技術。
關鍵中心李超煌主任表示,「中研院的關鍵議題研究,著眼於從基礎研究到實際佈建的垂直整合,廣邀國內學者專家共組團隊,並與業界先進廣泛討論,在研發初期即以落實應用為目標。」
在行政院政策額度計畫的支持下,中研院於南部院區(臺南市歸仁區,高鐵臺南站旁)建置了完整的疊層式太陽能元件製程設施與量測系統,相關儀器設施也開放全國產、學、研界申請使用,期望凝聚多方研發實力,提升臺灣太陽能光電技術的全球競爭力。
關鍵中心李超煌主任表示,「中研院的關鍵議題研究,著眼於從基礎研究到實際佈建的垂直整合,廣邀國內學者專家共組團隊,並與業界先進廣泛討論,在研發初期即以落實應用為目標。」
在行政院政策額度計畫的支持下,中研院於南部院區(臺南市歸仁區,高鐵臺南站旁)建置了完整的疊層式太陽能元件製程設施與量測系統,相關儀器設施也開放全國產、學、研界申請使用,期望凝聚多方研發實力,提升臺灣太陽能光電技術的全球競爭力。

中央研究院南部院區之鈣鈦礦_矽基疊層太陽能電池製程實驗室。圖片來源:中研院
中研院將持續以深厚的學術研究基礎,結合國內學術與研究機構創新力,5箭齊發助攻淨零目標,為人類社會的永續未來貢獻力量。
新聞轉載至 今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