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rst Solar 提倡環保再利用,太陽能回收服務行之有年

(洪敏隆/台北報導) 昨天全國性公民投票案意見發表會,「以核養綠」提案人說太陽光電板有毒,設置恐影響環境,經濟部能源局跟太陽光電產業業者今天下午共同召開記者會,澄清太陽光電從模組製造、系統設置及後續維護清洗等階段,都不會對環境與生態造成影響,對於此說法恐影響台灣業者生存空間,業者不排除透過司法追究責任。

能源局副局長李君禮說,太陽光電模組主要由太陽能電池組成,太陽能電池的主要材料是矽,並無毒性,且外部以玻璃及鋁框緊密封裝,不會自行溶解或滲出液體造成污染;太陽能板在封裝過程要經國際安全檢測,若有任何洩漏會造成電路影響,對於此不實謠言有必要澄清。

中華民國太陽光電系統公會理事長郭軒甫說,太陽能浮筒是由高密度聚乙烯吹塑而成,不溶於任何有機溶劑,包括水上碼頭的浮筒也是這樣設計,且以國外為例,加州政府長期受乾旱所苦,採用方式是聚乙烯製作的遮光球以免水分蒸發,可證明用在水源上是安全的,就像台灣的自來水管也有使用類似材質,且全世界已有480GW裝置容量的太陽能板安裝,沒有發生過任何一個太陽能模組引發的中毒事件。

郭軒甫說,對於這種散播不實謠言,該公會已有研擬,因為會影響台灣業者生存空間,不排除透過司法追究責任。

業者代表天泰能源集團總經理陳坤宏說,太陽光電不是新的技術,且測試時整片模組要放在水裡面 ,加到高達1000伏特的電壓,看是否有導電物質洩漏,絕緣組隔是很落實。

太陽光電產業協會秘書長姜暤先表示,太陽能製造業從業人員達數萬人,他代表協會跟公投正方反應,這些言論已經到達造謠程度,甚至欺騙民眾,協會會慎重研究法律責任。

製程漏毒?清洗劑有毒?浮板有毒?業界一一駁斥

由於不清楚正方所指「有毒」是什麼,產業界對各種可能情況都加以說明。

陳坤宏解釋,模組出場前都要經過漏電測試,將模組泡入水中,通入1000V電壓,不允許有任何物質洩露。產業將製程物質封裝在模組技術的研發已有30年,卻被說模組裡的物質會因下雨而洩露。

他也表示,國內廠商為應付各種謠言而自主進行了太陽能模組毒物檢測,模組板泡水七天且水質不得含25項主要重金屬與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安全無毒也符合飲用水規定,才能符合SVHC、REACH標準。

在太陽能板清洗的部分,他以雞舍、豬舍太陽能為例,由於飼主會擔心化學藥劑對雞豬的危害,所以過去六年來,都使用清水清理,成效良好,卻一直有不實指控傳說太陽能板用化學清洗。

在水庫種電部分,太陽光電板結合浮筒鋪設在水面上,僅浮筒接觸到水,而浮筒均採高密度聚乙烯(HDPE)材質。郭軒甫不平的說,加州甚至將聚乙烯所製的「遮光球」放在水面,以防止水庫的水蒸發,難道這也是在毒殺民眾?

郭軒甫也表示,從阿公店的例子來看,鷺鷥跟水鳥會太陽能模組上休息及覓食,陳坤宏也以屏東林邊光采濕地的光電為例,指出鳥類在太陽能板下築巢,開發過程中難免有環境干擾,但太陽能干擾期間最短,可以盡快恢復生態平衡。

李君禮說,能源局已做過多次說明,太陽光電沒有毒,對於昨天公投辯論上的論述表示遺憾。郭軒甫表示,全球所安裝的太陽光電模組超過160億片,遍及200多國,未曾聽過太陽能模組引發中毒事件。


他說,沒有一種開發對環境不會干擾,但太陽能對環境干擾只有工期那兩個月,是可以創造生產、生活、生態的三生共存,國內廠商也有自主進行太陽能模組毒物檢測,全部符合標準。至於有傳用化學藥劑清洗太陽能板,他也嚴加駁斥,強調太陽供電採傾斜設計,具有自潔效果,可透過雨水清洗,且外層為玻璃材質,是用清水清洗乾淨即可。

台灣太陽光電產業協會祕書長姜暭先說,我國是全球太陽能電池第二大生產國,從沒有因為環保因素遭到任何國家禁止台灣銷售,在國內生產製造都是依法規,要取得廢水、事業廢棄物處理、固定污染源作許可等,並有環保人員專責處理,對於這種無的放矢言論,欺瞞百姓,該協會將研究法律責任,做該做的處理。

圖片、影片說明:美國加州利用高密度聚乙烯吹塑料製成的黑色遮光球(shade balls)來覆蓋供應洛杉磯都會區用水的水庫與蓄水池,一則可以減少蓄水蒸發,一則可以保持水質清淨避免藻類滋生影響水質。

First Solar Breaks Down Its Plans For Solar Module Recycling
First Solar Sustainability Metrics